close

最近同事的客戶要動乳房良性腫瘤的手術,來問自己的保險夠不夠賠?
同事:「應該夠啊,我們醫療雜費額度算高了,你可以放心。」
客戶:「但我要動的是門診手術,光是手術費就有九萬了,會賠就好!」
同事大驚,手術費和醫療雜費的概念是不同的,這樣可能會面臨賠不足額的狀況。

這是為什麼呢?
--
在講解差異之前,我們先要了解的是,以前規劃的實支實付險種還是很好的,醫療雜費限額高,適用於藥材、器材等醫療費用。
但現在新式的手術越來越多,微創手術的費用也高,
而原有的實支實付在給付手術費的部分,有些會有:
1.手術給付額度
2.各項手術的手術表→了解該項手術的%數
3.將手術額度*該手術的%=此手術的限額
4.此次動手術的手術費花費

所以,一次手術的手術費理賠,就是在第三項的限額內,看第四項的花費金額,實支實付。

最前面的例子,就是遇到第四項的手術費用高,而第二項的手術%數不高,變成實際支出會超過第三項的手術限額
--
那這樣要怎麼辦?

這邊就要看自己手上的實支實付險種是哪種類型了。

1.有幾家的實支實付是手術費和雜費共額度,只要這邊的額度夠高,就可以直接理賠。
(因為這種類型的,沒有手術表的%問題;
值得注意的是,額度因為是雜費和手術費共用,很容易爆表)

2.大部分的實支實付是手術表和雜費額度分開計算,就會有上述的計算方式
這種情況下遇到,就要動的手術是哪種類型,
所以遇到醫生建議微創手術的,可以先和業務員確認自身的醫療保障內容。

3.這幾年比較新的一張實支實付,有一張保費偏高,手術表和雜費額度是分開計算,
重點是兩個都是高額的限額,所以沒有手術表的%數問題,
這次聊到的微創手術,也就是這張的手術額度高,比較沒壓力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:這險種的手術定義要符合「全民健保醫療費用支付標準第二部第二章第七節所列舉之手術」

回到我最早以前分享過的,真的沒有一百分的商品,所以,我們只能了解各商品的特色,然後互相搭配。

PS.也不要因為哪家的XX險種比較好,就解約改成XX,千萬要注意自己是否有疾病,千萬不要喪失了原本的權益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實支實付 理賠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a 的頭像
    aa

    第三方的保險

    a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